武進新聞網訊(記者 史蓮寅)“蘇錫常工業地帶,是長三角工業地帶的重要組成部分,輕工業配套有一定基礎,未來前景不容小覷。”時任紡工部駐歐洲代表處首席代表楊增興的這句話,讓當時歐洲隱形冠軍的紡織機械企業——卡爾邁耶選擇了武進。1995年,注冊資本3000萬美元的“卡爾邁耶武進紡織機械有限公司”順利落戶武進高新技術清潔工業園(武進高新區的前身),成為園區首家外資企業,楊增興也辭去首席代表職務,成為高新區第一家外企的“掌門人”。
楊增興說,在武進國家高新區發展的27年里,見證了高新區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提升。園區成立之初,無論是人員還是機制,都在不斷摸索中。“當時為了建設一期廠房,從1996年到1998年,我花了整整3年時間跑手續、跑工地。”楊增興說,其中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園區招商部的工作人員,“年輕、熱情,做事情充滿激情,有什么事找到他們,都會第一時間幫忙協調解決。”
“2007年規劃設計,2008年8月完工,一期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,是老廠的3倍,僅一年時間就拔地而起。”楊增興告訴記者,新廠區建設伊始,他沒去過任何一個部門,高新區設立了項目促進局,由專人、專班服務重點項目。“我們只要提供資料配合,各條線都有政府工作人員對接、跟進,辦事效率大大得到了提高。”楊增興說。
近年來,高新區一直在快速“變身”,唯一不變的是為企業服務的情懷。27年以來,園區累計注冊外資企業總數從1個上升至433個。
作為我區發展最大的增長極,近年來,高新區始終把引育壯大市場主體作為重要抓手,著力打造“無微不至 高新無憂”的最美“營商風景線”,培育優質創新“生態圈”。從“產業鏈招商”到“精細化+專業化”的團隊服務,全方位、全要素、全鏈條解決企業后顧之憂,為項目建設按下“快進鍵”。
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高新區312名機關干部組建四大網格、14個網格小組,定期“下沉”網格小組內近2000家企業,幫助他們解決各種“急難愁盼”,確保企業生產和疫情防控措施“雙到位”。
武進國家高新區打造最美“營商風景線”
責編: 莊恩慧